時至年底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出現公眾視野,前段時間食藥監總局開展了一項“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執法行動”,發現35家餐飲服務單位銷售的食品中含有罌粟堿、嗎啡、可待因、那可丁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,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。其中有周黑鴨的身影,而且還是2家店,周黑鴨迅速開展危機公關,不僅化解了危機同時還將品牌宣傳推向了新的高度。
對于很多企業來說,特別是食品行業爆發危機,通常都是非常致命的,但周黑鴨的危機公關則是走的另類路線,還是先發布企業為主的正式聲明,迅速的針對此事件做出了回應,同時結合網絡,并沒有放棄這次“上頭條”的機會,讓更多的網民來了解周黑鴨的方方面面,而且是用“懸賞”的形式危機公關,讓網民有參與感,既獲得了品牌互動同時消除危機。
具體的懸賞還是將爆發問題的單位歸結于“冒用”,雖然這一招并不是萬全之策,甚至有逃避責任的嫌疑,但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,同時在走同情路線,比如“周黑鴨不哭,不是每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系”,而且上升到家鄉的味道層面,“真黑并不可怕,怕的是假黑”,暗指遭到陷害等,各種具有“創意”的段子輕松的化解了危機。
周黑鴨危機公關不僅品牌順勢得到曝光,更是在用戶參與的同時告訴大家:我家的鴨子那就是最安全,健康的!通常讓網民能夠有參與感,能夠互動的都是有效的傳播方式,很顯然周黑鴨做到了。